女性尿路感染的發病率約為男性的10倍,且好發于嬰幼兒及婚育期婦女,這與女性尿路解剖生理有關。
女性尿道短,僅約3~5cm,直而寬,尿道括約肌薄弱,且尿道口大,細菌易上行侵入膀胱。
女性尿道口距陰道、肛門近,尿路上皮細胞對細菌粘附性及敏感性較男性為高,月經血也是細菌良好的培養基,如不注意外陰清潔則細菌容易滋生。
婦科炎癥如陰道炎、宮頸炎、盆腔炎及附件炎,其細菌均可經淋巴途徑或分泌物污染尿道,引起尿路感染。
性交時尿道口內移,陰道及膀胱頸充血,尿道過短者,易誘發炎癥。
妊娠期、幼女或絕經后,由于雌激素變化及pH值改變也易發生感染。
婦女膀胱排空不如男性完全,殘余尿量較多,尿液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過長,有利于細菌滋生。
產后由于陰道及子宮創傷、感染、全身抵抗力降低、產程過長、難產等因素,也易引起尿路感染。
更年期后尿道粘膜發生退行性變。IgA及有機酸分泌減少,局部抗菌能力減退,又常有尿道肉阜,故感染率高。
|